今天一早就看到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。日前,教育部、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《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推行策略》。
策略需要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目、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。
小学一小学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,三至小学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能超越60分钟。初中不能超越90分钟。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,寄宿制学校要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。
科学布置作业,提升作业设计水平,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,强化实践性作业,降低机械、重复练习,不能使学生作业演变为父母作业。
父母圈一直流传着一句话“不写作业母慈子孝,一写作业鸡飞狗跳”。
不禁感慨地说一句,父母,终于得以解放了……这不是做梦吧?
可是策略一出,好像有人并不买账,觉得这种减轻负担实在伤不起,还要花重金去找辅导机构,多做点作业还能少玩手机,两全其美!
也有体谅的网友觉得国家也是操碎了心
每当有政策或是策略一出,总会有一些网友提出质疑,他们感觉同一个作业,孩子的完成时间不同,那样,这个作业量怎么样把控?
看到目前孩子的作业有了如此的大变动,不免开始有人开始回忆起自己儿时的作业量,记者也曾记得为了作业熬了无数个通宵。
有反对的声音就有双手赞成支持,觉得父母忙完还要陪读太累,更多的是需要伴随,放手工作、放手手机,和孩子增进情感
1.0
那样为什么要出《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推行策略》?
近年来,国内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、不断攀升,近视低龄化、重度化日益紧急,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将来的大问题。
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,一同呵护好孩子的双眼,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将来。
《推行策略》提出,到2023年,力争达成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减少0.5个百分点以上,近视高发省份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以上。到2030年,达成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降低、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高,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%左右,小学生近视率降低到38%以下,中学生近视率降低到60%以下,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降低到70%以下。
《推行策略》明确了家庭、学校、医疗卫生机构、学生、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的防控手段:
一是父母要增加孩子户外活动和训练,减轻孩子课外学习负担,保障孩子睡眠和营养,纠正孩子不好的用眼行为,学会孩子视力健康情况,发觉其视力异常时,准时到合法眼科医疗机构检查。
二是学校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,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目、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。小学一小学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,三至小学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能超越60分钟,初中不能超越90分钟,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。教室照明卫生指标达标率100%,每月调整学生座位,每学期调整学生课桌椅高度,严格组织全体学生天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,监督并纠正学生不好的读写姿势,确保中小学生天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,指导学生科学规范用电子商品。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施,每学期拓展2次视力监测,提升学生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。
三是医疗卫生机构要从2019年起达成0—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%以上,打造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。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常见拓展眼科医疗服务。四是学生要强化“每一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”意识,主动学习学会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常识,培养健康习惯。
2.0
《推行策略》明确了八个部门防控近视的职责和任务
一是深化学校体育、健康教育教学改革,健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,加大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和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等机构建设。
二是打造各级近视防控中心、视力健康保健站。2019年年底前,颁布有益于保护视力的有关强制性标准。
三是增加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和体育训练场地设施,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开放。
四是合理安排投入,积极支持有关部门拓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。
五是健全中小学和高校校医、保健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政策。
六是加强对眼镜和眼镜片的生产、流通和销售等执法检查力度,依法查处不真实违法近视防控商品广告。
七是推行网游总量调控,控制新增网游上网运营数目,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规范,采取手段限制未成年人用时间。
八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、报刊、互联网、新媒体等用途,借助公益广告等形式,多层次、多角度推广近视防治常识。
3.0
网友热议
网友纷纷觉得,让孩子近视的不是作业而是电子商品,毁掉孩子的办法,就是给他一个手机。
这类规定真的只不过治标不治本吗?网友表示,不写作业更有空闲玩手机玩平板电脑了……
那样,关于这个《推行策略》,小学一小学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、三至小学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能超越60分钟、初中不能超越90分钟,
你们是如何看的呢?是不是支持如此的做法呢?